病例分享
1、患者信息
病史:右下后牙反復腫痛,咬合無力一年余,要求拔除并種植牙修復。
2、術前口腔內照片
46牙烤瓷冠修復,牙周紅腫,叩痛,松2度。骨吸收波及鄰牙,鄰牙牙周情況不佳,45牙松2度,47牙松1度。
(攝于2016年8月31日,反光板協助拍攝)
3、術前全景片
46牙烤瓷冠修復,根折伴大范圍骨吸收。(攝于2016年8月31日)
4、術前根尖片
5、術前治療計劃
診斷:46牙根折伴牙槽骨吸收。
治療計劃:46拔除牙槽嵴保存術,延期種植術。
6、牙槽嵴保存術過程:拔牙及位點保存
(攝于2016年8月31日)
7、術后CBCT檢查
術后CBCT顯示拔牙窩內充滿植骨材料。
(攝于2016年8月31日)
8、術后三月復診
軟組織愈合良好并開始上皮化,缺牙區遠中愈合欠佳。
(攝于2016年11月24日)
9、術后六月復診,種植前
軟硬組織愈合良好并上皮化,牙槽嵴形態保存較好。缺牙間隙:12mm,合齦距:7mm。
(攝于2017年2月15日)
10、CBCT檢查
CBCT檢查測量缺牙區可用骨高度14.40mm,骨寬度6.72mm。
(攝于2017年2月15日)
11、常規植入WEGO種植體一顆
牙槽嵴頂水平切口,翻瓣,牙槽嵴近中較遠中豐滿。
(攝于2017年4月14日)
12、延期種植手術過程
使用直徑3mm的環形取骨鉆切取長約9mm的柱狀骨標本,用于組織學和顯微影像檢查
(攝于2017年4月14日)
由于取骨致窩洞較大,加之缺牙間隙大,只好選擇植入5mm直徑種植體;種植備洞完成后,頰側骨壁厚度僅約1mm。
(攝于2017年4月14日)
植入國產威高(WEGO)5.0×11mm種植體,檢查種植體位于理想軸位。
(攝于2017年4月14日)
取下攜帶體,旋入封閉螺絲,潛入式愈合。
(攝于2017年4月14日)
組織瓣復位,常規間斷縫合。
(攝于2017年4月14日)
13、術后4個月復查、植骨
4月后二期手術前口內情況
(攝于2017年8月10日)
翻瓣,發現種植體唇側骨壁吸收至根部。
(攝于2017年8月10日)
遠中骨壁部分吸收,近中及舌側骨壁完整,種植體無松動。
(攝于2017年8月10日)
14、植骨手術過程
刮除肉芽組織及種植體表面清潔后,種植體唇側骨缺損區植入人工骨粉。
(攝于2017年8月10日)
引導骨再生
(攝于2017年8月10日)
無張力間斷縫合切口。
(攝于2017年8月10日)
15、植骨術后半年再次二期手術過程
植骨術后半年根尖片,種植體周圍愈合較好遠中少量骨吸收。
(攝于2018年4月20日)
植骨術后半年口內情況,遠中頰側組織愈合欠佳。
(攝于2018年4月20日)
翻瓣,種植體頰側骨缺損已經基本修復,有1-2個螺紋外露。
(攝于2018年4月20日)
更換愈合基臺,間斷縫合切口。
(攝于2018年4月20日)
16、修復前根尖片
二期術后1月根尖顯示種植體周圍骨質穩定,無進一步吸收。
(2018年5月25日)
17、修復照片
袖口形成,上皮健康,遠中唇側軟硬組織欠豐滿。
(攝于2018年5月25日)
18、最終修復(口腔照片)
常規制作全瓷冠,試戴合適,粘接固位。
(攝于2018年6月13日)
常規制作全瓷冠,試戴合適。
(攝于2018年6月13日)
19、最終修復隨訪
修復完成6周隨訪,根尖片示種植體骨結合穩定,沒有進一步骨吸收。
(攝于2018年7月27日)
修復完成6周隨診,牙齦形態,色澤良好,咀嚼功能正常。
(攝于2018年7月27日)
20、總結
牙槽嵴保存術較好的保留及重建了牙槽骨的骨量。但是在延期種植中因切取植骨區標本,選擇植入了5.0mm直徑的種植體,導致種植體唇側骨厚度不夠。其后的植骨結果證明了威高種植體的表面特性在骨結合的過程中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來源;威高潔麗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