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莊邦寧醫師
種植體周圍炎就是「種植牙的牙周病」,同樣是遭受細菌感染,造成種植體周圍結締組織發炎,然后導致牙齦與骨頭流失,更有甚者,種植體產生松動,2015年以前的臨床報告發生率從12%~43%不等。
種植體周圍炎發生的主要原因一般認為與牙周炎類似,就是清潔不良造成,但是其中致病菌種的組成逐漸發現與牙周炎不盡相同,而美國牙周病醫學會早年就發出警告,有90%的種植體周圍炎是因為原本有牙周病未被治療和控制好所引起;另外,也有可能是因為開始使用種植牙咀嚼后因“咬合性創傷”造成的發炎;而近期更有學者指出可能是所謂的''異物反應'',也就是說,有些病人可能種植牙之后產生炎癥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時間跟嚴重度的問題罷了。
至于種植體周圍炎的治療方式與牙周炎是一樣的,最重要的就是“去除病因'',首先,教導病人正確的口腔清潔方式,然后先以非手術方式清創并輔以抗生素,進一步可能還要手術修補牙槽骨使植體表面產生”二次骨結合(re-osseointegration)“,甚至需要再做牙齦移植避免種植體螺紋外露,太嚴重則必需拿掉種植體重植。
所以,種植牙雖然不會蛀牙,但仍然需要做好口腔清潔,并配合醫師醫囑定期復診維護追蹤,這樣才能提早發現問題,任何疾病都一樣,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來源:莊邦寧醫師 口腔牙科義齒醫技溝通平臺